来源:kaiyun 发布时间:2024-11-09 14:50:21
怒江州是全国仅有的傈僳族自治州,也是我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境内居住着傈僳、怒、独龙、普米等21个少数民族。多民族聚居孕育了多元民族文明,各民族在绵长的前史长河中发明了多姿多彩、特征明显的非物质文明遗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认真遵循落实习关于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的重要指示指示精力,坚持发明性转化和立异性开展,深化遵循“维护为主、抢救榜首,合理规划使用、传承开展”的作业方针,活跃构建具有多彩怒江特征的非遗维护传承系统,让渐渐的变多的非遗从郊野巷陌中走了出来,走出峡谷,走向世界,在见人、见物、见日子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开展。即日起,峡谷怒江客户端、怒江大峡谷网、“怒江传媒”微信群众号推出“在非遗里看怒江”专栏报导,跟着非遗的脚步,看怒江的壮美山河、听峡谷扣人心弦的故事、品共同的人文风情,探寻匠心之美、日子之美,感悟文明之美、怒江之美。今日推出《怒江普米族,有一种标志团结友爱的舞蹈叫“搓蹉”》——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共同的前史传统、文明沉淀和日子根基,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各具特征的民间文明,撒播出许多风格悬殊的民间故事。
日子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内的普米族是一个极具文明天分的民族,热情奔放、能歌善舞是这个民族的一大特质,标志团结友爱、吉利美好的“搓蹉”便是普米族共同的传统舞蹈。“搓蹉”是普米族语,“搓”,意为舞;“蹉”,意为跳,即“跳舞”之意,是一种标志团结友爱、吉利美好、欢喜的普米族舞蹈,首要由四弦琴和羊皮鼓配乐,所以又称为“四弦舞”“羊皮舞”。和四弦、口弦相同,“搓蹉”历经百年传承,浸染着普米族乡情风俗的悉数内在,成为普米族民族文明的代表。首要撒播于兰坪县通甸镇、河西乡、啦井镇、金顶大街、石登乡等普米族聚居寨子,是普米族群众在喜庆、节日时最喜欢跳的民间自娱性舞蹈,表达民族团结和欢喜的心情,深受普米族群众及周边各组群众的喜欢和推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2008年,“搓蹉”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
“搓蹉”现保存下来的有“聚会舞”、“碗筷舞”、“鞋底相碰舞”、“撞胯舞”、“龙跳舞”、“结束舞”等12套。这些舞蹈保存了古代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色,舞步依据音乐节奏改动时而轻盈洒脱,时而粗暴有力,队形、舞步改动丰盛,舞姿热烈奔放,风格共同。“搓蹉”有许多表现形式,比方碗筷舞和撞胯舞,在碗筷的配乐下,互相有意的男女会用撞胯的方法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意。该舞蹈撒播面广,不受参加人数的约束,少则几个人、多可上万人齐跳,自娱、节庆、健身……每当节庆或婚事等,男女老少翩然起舞,今夜欢娱,以舞言情。20世纪80年代起,由文艺作业者收拾改编的“搓磋”开端在国内外扮演,屡次取得省、国家级奖赏,从原先的民间自发,开展到今日现已阔步走上新时代文艺大舞台。
八零后的和九贵是“搓蹉”项目的州级传承人之一(省级正在公示)。他生长在一个普米族文明氛围稠密的家庭,其父能歌善舞,热爱民间歌舞,在父辈的影响下,从6岁起,和九贵就跟着父辈学习普米族舞蹈、古歌、礼仪和风俗。据介绍,他曾经有时机留在北京并具有丰盛待遇的作业,这关于年青的和九贵来说是巨大的引诱,可他以为假如承受商业扮演,那只能出演投合群众并经过改动的民族风流行歌舞,而那些真实原汁原味具有人文价值的古歌将会面对断代并失传。所以,坚决果断抛弃了留在北京的时机,回到家园,甘心做一名普米族文明传承人。
为深化学习和承继民族文明技艺,多年来,和九贵走遍了普米族员聚居的云南、四川等地的寨子山乡,记载和收拾普米族祭祀、古歌、传统习俗和民歌。经过数年的勤学苦练,他全面把握并承继了“搓蹉”技艺,还熟练把握了“搓蹉”配乐乐器“羊头琴”演奏技艺等。在扮演中,他长于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诙谐幽默的表情,形成了自己共同的扮演风格,深受观众喜欢。和九贵不只扮演技艺高超,更致力于非遗的传承和宣扬,活跃主动参加到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传承展演和训练活动中,助力民族文明薪火相传。一起,活跃争取各种外出扮演活动,助力怒江优秀前史传统文明走出峡谷、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
近年来,跟着旅行业的继续不断的开展,游客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更重视一地的奇迹、人文和风俗风情。怒江州倾力推进非遗与旅行深层次地交融开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继续丰盛文旅产品供应,“非遗+旅行”形式已成为推进文明消费和旅行工业高质量开展的新动能,“搓蹉”和怒江很多非遗产品相同,经过旅行业加快走进了群众视界、融入群众日子,走向了更宽广舞台。
Copyright © 2014.kaiyun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00255号-1